利害關係人專區|管理方針

管理方針

管理方針

 

針對重大議題所採取的行動方案,新唐臺灣及新唐日本設有五個永續功能小組,設定各自管理之重大議題短、中長期目標,並負責擬定年度具體推動計畫,受永續發展委員會監督並在每季追蹤達成情形,由委員會主委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推動成果。

 面向重大議題 1範疇方針
 
經濟與治理面

研發創新  

新唐臺灣

  • 與2023 年相比,2024 年使用前瞻製程的產品數,成長比例超過50%
  • 持續維持專利規模,新增專利申請141件

新唐日本

  • 為維持現有市場和產業第一的領先地位,將持續引進TMOS 的低 Ron 先進技術用於智慧型手機鋰離子電池

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

新唐臺灣

新唐日本

  • 公司治理評鑑(上市公司)20% 以內
  • 持續推動誠信經營暨法遵教育訓練,HQ 全體人員的訓練測驗通過比率 100%

生產力與經營績效

新唐臺灣

新唐日本

  • 定期召開 QBR 會議
法規遵循新唐臺灣
  • 符合國內外相關法規,無重大違規事項
新唐日本
  • 法規遵循課程參與率100%
風險管理 2

新唐臺灣

新唐日本

  • 通過ISO 27001:2022 新版國際標準
  • 全員接受資訊安全訓練,通過率100%
  • 影響公司營運的資安事件0 件
供應商管理新唐臺灣
  • 主要供應商BCP(營運持續計畫)之SAQ 完成度25%
  • 主要供應商取得ISO 14064 或同等級國際標準查證86%
  • 主要供應商發表ESG 報告書家數93%
  • 主要供應商完成RBA VAP 家數50%
新唐日本
  • 供應商CSR 活動現況調查回收率100%(每2 年1 次)
  • 供應商衝突礦產調查每年回收率100%
  • 營運持續性調查每年回收率100%(每2 年1 次)
  • 高度關注物質(外購材料是否含REACH SVHC)調查
  • 每年回收率100%碳中和調查每年回收率100%
 
環境面
綠色產品新唐臺灣
  • 提升產品環境效益,訂定綠色產品碳足跡總減量大於38%

新唐日本
  • 2024 年綠色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3%
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 3新唐臺灣
  • 裝設含氟氣體削減設備 - 較前一年含氟氣體減量16%(較基準年降低60%)
  • 設立碳會計平台-擬定2024 計畫,進行業務需求提案
  • 較2023 年降低用電量2%
  • 進行冰水主機硬體更新與利用AI技術,智慧式調控空調系統,達節能效益
新唐日本
  • 制定引入太陽能發電的計劃
  • 平均年能資源使用強度降低,較上年度下降 1%
  • 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基準年減少26%
 
社會面
人才管理 4新唐臺灣
  • 強化雇主品牌
  • 拓展招募管道
  • 推動職涯發展
  • 盤點職位專業職能完成率達100%
  • 員工教育訓練平均時數達30 小時

     

    提升危害預防認知

  • 職業安全教育訓練到訓率>95%
  • 必訓課程到訓率100%

     

    危害辨識、風險評估及控制

  • 事件發生(職業災害失能)千人率較基準之平均 1.81 下降 40%, <1.1
    職業病 0 件

     

    工作者健康促進

  • 員工癌症篩檢率>50%
新唐日本
  • 強化雇主品牌
  • 拓展招募管道
  • 推動職涯發展
  • 員工教育訓練平均時數達10 小時

     

    提升危害預防認知

  • 職業安全教育訓練到訓率>90%
  • 新人職安衛到訓率100%

     

    危害辨識、風險評估及控制

  • 風險登記表改善率100%
  • 職業病 0 件

     

    工作者健康促進

  • 通過生活診所計畫增加合適生活習慣的數量目標值3.46

 

1重大議題列表變動:新唐2024年度重大議題與母公司華邦對齊,進行三方向的調整,1. 改變名稱: 2023年「經營策略與經營績效」改為「生產力與經營績效」、「創新研發管理」改為「研發創新」、「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」改為「誠信經營與公司治理」、「供應商永續管理」改為「供應鏈管理」、「資訊安全及客戶隱私保護」改為「風險管理」。 2. 多個議題進行整並: 2023年「職業安全衛生」、「人才重視與培育」改為「人才管理」;「溫室氣體排放」、「能資源使用與消耗」、「氣候變遷」改為「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」。 3.新增議題: 法規遵循、綠色產品。 2024年度合計為9項重大議題。

2風險管理包含「風險管理」及「資訊系統安全及個資保護」之內容。

3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包含「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」及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」之內容。

4人才管理包含「薪酬福利與員工照護」、「人才招募與培育」、「人權及平等」、「勞資關係」及「職業安全與健康」之內容。